上次探討了藍光對眼睛的影響
大家可以複習一下 藍光-真正的壞蛋或是被汙名化的受害者?
而白內障手術要植入的人工水晶體
有分成抗藍光(以下稱黃片)和非抗藍光(以下稱白片)兩大群
那究竟應該選用哪一種呢?
人體天然的水晶體隨著年紀的增加會減少光線的通過
所以水晶體本來就會有抗藍光的效果,而且年紀越大越強
而黃片人工水晶體大約是模擬40歲左右的天然水晶體
相較之下白片人工水晶體對光線則幾乎是如初生嬰兒般的通透 (圖1)
圖1: 不同年紀的天然水晶體,非抗藍光(白片)人工水晶體,抗藍光(黃片)人工水晶體的光線穿透率。白片幾乎所有的可見光都可穿透,穿透率甚至比10歲小孩還高。黃片則大約模擬40歲左右的天然水晶體(會過濾部分短波長可見光)。
評估黃片與白片人工水晶體的差別主要有以下幾個面向
視力,對比敏感度,色覺,光干擾,光壓力
黃斑部保護,生理節律,情緒與認知功能
因為研究內容眾多繁瑣
所以以下直接簡單摘要結論
1. 黃片與白片在視力及對比敏感度沒有差別
2. 黃片不會影響夜間視力
3. 黃片長期來說不會影響顏色辨識 (圖2)
4. 黃片比白片較能減少光干擾與光壓力 (圖3)
5. 黃片在某些環境下能提升視覺品質(高短波長光線環境,如大太陽下) (圖4)
6. 黃片不會影響生理節奏及情緒認知功能
7. 黃片對降低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沒有明顯幫助
其實黃片與白片的差別沒有那麼大
大部分對視覺與生理層次影響研究結果都是沒有差異
最大的原因是人體的適應力很好
這種進入光線的差別一段時間之後都會被代償調整
而且水晶體的選擇還有其他功能要考慮,如散光矯正或老花矯正
因此臨床上建議還是先以上述功能為考量
確定是否需要散光矯正,以及想要看到的對焦範圍
(當然還有預算因素)
若黃片白片都有符合的選項
再來考慮要用哪一種
當然最重要的是要跟開刀醫師詳細討論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