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讀後心得

如果說我們的父母那個世代是跨越了人類史上科技進步最快的時代

那我們這個世代應該就是正在走過教育變化最劇烈的時期

我們小時候幾乎完全是傳統的威權教育

但成為父母後已是教養方法百家爭鳴

本書主題-溫和堅定的正向教養-應該也是多數新世代爸媽心中所認同且憧憬的目標


書本一開始就點出孩子的七大重要認知與技能

認知:我有能力,我有貢獻且被需要,我能影響自己生活

技能:內省能力,人際關係能力,系統性能力,判斷能力

說實在能達成上述能力,就算是大人也都非常了不起呢~


接著作者提醒父母

教養不是只有”嚴厲” 或是 “溺愛”

我們在育兒的過程很容易在這兩個極端之間搖擺

但卻很容易靠近極端

因此要時時記得”正向教養”的方法與信念

以免走回了老路

重點就是”有秩序也有自由,互相尊重”


書中對於懲罰這個大多數父母直觀覺得很有用的方式很明確地否定

因為立刻有效並非有真正的長期效果

被懲罰只會被動回應,且不會有歸屬感和價值感

而大人選擇懲罰甚至往往只是”不知道還有什麼其他的作法” 且 “害怕自己是在溺愛”


有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大人們怎麼會瘋狂到以為:想要讓孩子表現得更好,我們必須先要讓他們感覺很糟”

這句話還真是當頭棒喝

確實我們也不會希望別人透過”讓我們難過”來激勵我們改進表現….


實際碰到狀況時的步驟,書中也都有詳述

如“四步驟贏得孩子的合作”

表達感受且反覆確認-表達同理心-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觀點-邀請孩子把注意放在解決方法上

還有”修正錯誤的三個方法”

承認-和解-解決


本書另一個重點是

當我們認為孩子表現出不當行為時

要去辨認其背後的四大錯誤信念和目的

過度尋求關注,爭奪權力,報復,自暴自棄

“”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就是個挫敗的孩子”

甚至其他時候

孩子只是欠缺技能或這個年齡就只能拿出這種行為

能冷靜分析,才有機會做出適當的因應

進而協助孩子改善


當父母開始採取行動,調整成正向教養時

很有可能情況會暫時惡化

這叫做飛踢販賣機效應

孩子會本能地加大原本的抗爭希望獲得預期的回應

作者安慰父母不需擔心

堅持到底就會看到改變


總結

這本書在理論和實際面上都闡述得相當完備

也給予了很多的案例讓讀者更好理解

只不過我總是覺得教養書籍就像設定完美的實驗

非常美好但似乎高不可攀

要真的完全應用在育兒生活可能需要相當高的修為…

像是不要只會懲罰,要心平氣和等等….

當然有了這些概念後自己還是有所進步

例如至少知道如何同理且表達自己對孩子的關心

(這真的差蠻多的)

至於其他更進一步的步驟還需要再努力練習實踐

另外作者認為家庭會議非常重要,書中有完整教學

這部分對我自己來說還真的較難想像….

(像是家裡大多數事情都應該由家庭會議決定)

希望之後能真的嘗試看看!




<偷書賊>讀後心得

第二次世界大戰已過去快一個世紀 無數的紀錄與創作都在探討這段歷史 偷書賊這本小說就是在這個背景之下 以較少被描繪的面向帶我們認識這個戰爭 書由死神作為敘事者 一開始令人眼睛為之亮 雖然這就是我們一般常說的上帝視角且死神並不會介入任何事情 但之所以選擇死神其實就代表了那個殘酷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