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4日 星期一

戶外活動與近視控制---菁英教育的副作用?(上篇)

最近關於小孩教育的討論非常熱烈

起因是知名補習班學童的每日行程

看了那個整天滿滿滿的學習活動

除了佩服小孩和家長的毅力,以及討論各種教育理念的差別之外

大家有沒有想到這樣的生活模式會不會對眼睛有甚麼影響呢?


沒錯,就是近視的機會增加 !

因為戶外活動的時間太少了 !


根據建議

學童每日應有2-3小時戶外活動的時間

戶外活動已證實能有效延緩近視的發生及減少進展

有三個原因

1. 較高的亮度(最重要)

2. 戶外物品減少周邊遠視離焦

3. 戶外環境提供較高的空間對比


另外,戶外活動的同時也不太會看近的東西(註1)

而近距離用眼也是增加近視的重要危險因子




















(圖片為各種戶外活動能控制近視的可能機轉,除了123點外其他幾項目前尚未有定論)


雖然原則很簡單,也已被國健署採納進入近視防治的重要宣導

但是每天2-3小時戶外活動時間對一般的台灣小朋友來說確實不易

(而且依據原理,此戶外活動時間必須在白天才能有效(晚上就沒有最重要的高亮度了))

更不用說攤開前面那菁英教育小孩的行程表

幾乎完全沒有戶外活動的時間

這樣是很有可能會讓近視更早發生,且進展一發不可收拾的喔 !

(註2)


當然大家都希望小孩贏在起跑點

不過適時的調整行程,安排固定的戶外活動放鬆一下

替眼睛就多多著想也是很重要的~



註1: 多數研究都指出,增加戶外活動時間與減少”整體”近距離用眼時間並無關聯,這提醒我們不是有了戶外活動就保護罩上身,回家就可以毫無限制的看書看手機喔…


註2: 在東亞儒家生活圈因為傳統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影響,加上人口密集競爭激烈,所以學童近視比例特別高,甚至在探討戶外活動能延緩近視發生及進展的研究都還特別指出或許這結論對歐美學童不一定有這麼顯著的效果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偷書賊>讀後心得

第二次世界大戰已過去快一個世紀 無數的紀錄與創作都在探討這段歷史 偷書賊這本小說就是在這個背景之下 以較少被描繪的面向帶我們認識這個戰爭 書由死神作為敘事者 一開始令人眼睛為之亮 雖然這就是我們一般常說的上帝視角且死神並不會介入任何事情 但之所以選擇死神其實就代表了那個殘酷的時代...